您的位置: 科研工作 > 专家视角 > 详情

新思想引领医改工作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人口报》2018年1月10日 第5945期 添加时间:2018-07-12 10:00:00 点击:6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致力于建立健全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指向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效果逐步显现。无论是从历史观察,还是进行世界比较,我国的医改已然行进在正确的轨道上,突出表现在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特别是随着个人卫生费用支出的逐步下降,医疗资源加速向基层下沉,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卫生与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深化医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理念,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新时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不仅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而且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和打赢医改攻坚战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医改迈向深水区、攻坚区,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基本遵循。全国上下务必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赢医改攻坚战的高度,将卫生与健康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坚持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医改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论述,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反复强调,为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快推进医改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基本遵循,为实现国家医改目标、建立健全基本医药卫生制度注入了强大动力。党是领导一切的,医药卫生工作概莫能外。作为一项庞大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克服现实的困难和障碍,实现既定的改革发展任务,让医改成果更具体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的崇高目标,就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政府主导,也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强大意志,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办大事解难题的强大合力,使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取得突破,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和使命,把满足人民对健康服务的新需求贯穿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局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医药卫生事业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国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实践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引领着医改的根本方向,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在卫生与健康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医改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立足人民立场,始终明确医药卫生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必须最大程度实现健康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明确医药卫生改革的根本动力来自人民,必须最大程度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服务需求,让人民参与其中,而这正是推进医改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始终明确医药卫生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必须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卫生与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人民共建共享;始终明确医药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要围绕人民,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贴合人民愿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用药服务需求。

  坚持把握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规律,秉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理念变化,也是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本体现。把握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律,找准医药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克服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医改深入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需要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态势,针对人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设置卫生与健康发展课题,提供和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2016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5亿以上,接近总人口的11%,在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将持续加重,而相应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缺口较大,难以满足需求;2016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达57.35%,城镇人口的卫生与健康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全面两孩政策稳步实施,短期内诸如产床不足、儿科医生短缺等生育服务需求旺盛。人口发展的新态势,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必须“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其次需要充分认识到,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卫生与健康问题呈现新特点,需要作出新应对。如:疾病谱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些都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更加积极的健康干预策略。“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如此应对,其他慢性病、传染病及心理健康等防治工作也当如此。再次是需要充分认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导致的健康问题。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无疑是当下人体健康面临的最直接威胁,问题虽然了然,但相应的健康应对困难重重。我们必须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必须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只有从思想和行动上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制度威慑力,强化监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带来的健康问题,构筑起健康安全体系。

  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医改的战略定力,确保医改工作行稳致远。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与健康事业在获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突出,如医疗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集中,基层医药卫生能力和水平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群众看病难;医药卫生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时代变迁的要求,医疗体系逐利意识浓厚,重治疗轻预防大行其道,过度治疗、大处方用药屡禁不止,导致群众看病贵,浪费医疗资源。要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短板,确保医改工作行稳致远,就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而当前医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折不扣贯彻党的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工作方针和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原则,保持医改的战略定力,统筹推进医改各项任务,扎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克服,经过接续的努力,医改的目标一定能够最终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一定能够呈现新面貌,焕发生机和活力。(张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