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人口•卫生•健康 > 详情

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2亿,未来五年养老服务如何提速

来源:第一财经 添加时间:2022-02-25 10:02:05 点击:3006

  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了1.16倍,快速老龄化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近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联合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等机构发布了《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下称“蓝皮书”)。蓝皮书称,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速度快、未富先老以及地区差异大等特征,急救和失能失智照护需求将快速增长。

  我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了包括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兜底养老服务更加健全、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在内的多项目标。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国际上按照联合国的报告,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界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初级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7%;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14%,高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20%。

  中国在2000年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进入了老龄社会;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3.5%;“十四五”期间中国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之前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

  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是中国老龄化的首要特征。蓝皮书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从2000年的8821万增长到2020年的19064万,增长了1.16倍;老年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6.96%升到2020年的13.5%。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约为2.5亿人,占17.95%;16~59岁人口约为8.9亿,占63.35%;60岁以上人口约为2.6亿,占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约为1.9亿,占13.5%。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数量下降了3641万,占比下降了4.94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数量增加了3092万,占比上升1.35个百分点。

  2000~2020年这20年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占比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和占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20年比2010年增加了8637万,占比增加了5.44个百分点,2020年比2000年增加了13326万,占比增加了8.37个百分点。

  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看,2000~2010年,60岁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增加了4689万人和3072万人,2010~2020年则增加了8637万人和7181万人,说明201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最新数据,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

  我国老龄化的第二个特征是未富先老、低生育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理事妥宏武表示,2021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4.2%,我国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它们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时候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我们国家人GDP在2021年超过1.1万美元。

  OECD主要国家相关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总和生育率均值降为1.76。我国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总和生育率降至1.3。

  我国老龄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地区差异较大。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看,排在前三位的省份是山东、四川、江苏,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1536万、1417万、1373万。山东是唯一一个65岁以上人口超过1500万的省份。

  从老年人口占比来看,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地区有12个,分别是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东、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四川、重庆、辽宁;最高为辽宁,达17.42%,这些地区属于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尚未达到高度老龄社会的阶段。

1.jpg

  应对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

  妥宏武认为,我国老龄化面临两个机遇:一是2021年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这些都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二是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健康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蓝皮书称,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和公共服务支持释放生育潜能,我国还是能争取实现总和生育率接近1.8和确保1.5的目标的。

  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63婴儿潮”一代人陆续退休迈入“65+”老人的行列后,我国老人照护、急救以及失能失智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供给需未雨绸缪,提前预备。

  蓝皮书称,我国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在2013年达到最高值493.7万张,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358.1万张,2020年上升为483.1万张。受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影响,尽管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在不断增加,每百名老人(65岁及以上)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称,“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从11.6万个增加到32.9万个。

2.jpg

  伴随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弱化,嵌入社会服务的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蓝皮书课题组在20个一二三线城市开展了养老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排在受访居民养老主要困惑前三位的是担心突发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护理人员不专业/好的靠谱的护理人员难找;医养服务好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可见,急诊急救是居民养老最大的需要与担忧。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急诊急救的需要高于其他需要,心脑血管疾病和跌伤均需要15分钟急救圈,将基本保健(含急诊急救)作为民生保障的基础设施应嵌入社区,是完善我国养老体系的一个艰巨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答记者问时称,“十四五”时期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期待需求,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将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指导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合作、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双重需求。(郭晋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