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研工作 > 专家视角 > 详情

城市公共卫生风险的应对策略

来源:中国人口报 添加时间:2023-04-06 09:29:02 点击:332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89%;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62%。城市是各种资源和要素最集中的地方,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承载地,呈现高密集性、高集聚性、高流动性等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特别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城市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提升城市应对公共卫生风险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保障人民健康,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优化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健全快速响应机制

  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实现公共卫生风险的敏捷响应和分级分类管控。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预防、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技术手段,做好医疗救治、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队。

  坚持保基本,促公平。统筹优化、科学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保基本、兜底线、强基层,重点向供需矛盾突出的地方倾斜,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

  坚持预防为主,平急结合。坚持医防融合和早期预警,做到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源头防控机制,构建完善公共卫生风险常态化防控体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服务大局,加强资源和能力储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公共卫生风险研判、评估、决策、协同机制,提升应急防范能力、救援能力和保障能力。

  坚持统一指挥,联防联控。完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以强化部门职责、落实属地责任、强化社区管控、广泛社会动员为原则,推进协同合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防控能力

  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公共卫生安全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构建城市医疗资源、生活物资、道路交通和应急空间等生命保障设施的容错与冗余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合作,强化城市间应急处置的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具备综合功能的城市间、城郊大仓基地,实现应急状况下就近调运生活物资。

  构建城市之间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格局,注重都市圈内部“留白”,以打造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为抓手配套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并将生活配套设施灵活转化利用,为公共卫生风险和其他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预留城市空间。

  超前高标准配套城市副中心的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资源提质升级,加强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在摊薄中心城区聚集性公共卫生风险的同时,发挥城市副中心应急情况下承接中心城区医疗救治需求的功能。依据常住人口规模和分布,兼顾常态需求和应急响应,动态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施设备等要素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能力建设应能承担重大突发应急响应要求,并满足服务城市扩容的需求,起到满足老城区、辐射周边组团的作用。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防控救治能力

  深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等,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有机融合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形成向上链接高水平医院,向下覆盖乡镇、村(社区)的城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网络,提升防控救治能力。

  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综合防控能力,将公共卫生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储备重点向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和基层倾斜,着力提升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比如,进一步增强社区中心医院的医疗能力,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储存足量应急药品和生活物资,更新和完善医院设备,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再如,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推进基层发热/腹泻门诊和发热/腹泻哨点诊室标准化建设,形成对新发传染病风险更加广泛的哨点监测网格,提升县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能力。

  坚持防治协同。着眼疾控机构、传染病医院、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合协同,促进资源梯次配置、开放共享,实现预防和医疗协同发展。

  共享数据资源,强化风险预警能力

  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构建应急管理的智慧大脑与信息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公共卫生风险评价与监测预警系统,利用人口流动、交通运输、环境暴露状况等数据,综合评价输入型感染风险和蔓延型感染风险程度,并进行区域、城市的感染风险等级划分,综合分析模拟其与城市群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状况的耦合关系,评估医疗服务设施韧性与潜在的风险。结合不同区域和城市的要素流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活力、城镇规模与空间集聚的差异性和动态变化,进行风险传播的不同时空情景模拟和提前预警,制定差异化的应急救援、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物资调配等响应策略。

  普及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应对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培养群众的危机意识与应急意识。要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增加权威健康科普知识供给,扩大健康科普的覆盖面,并为社会公众准确查询和获取健康科普知识提供便利。

  将普及公共危机教育纳入城市重要工作。针对居民(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居民)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知识教育,普及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居民从个体层面形成“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观念,积极主动学习公共卫生相关知识,了解公共卫生风险特点、危害和应对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汤捷 姚晓涛,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